名人卯 「幽靈」的故事


名人卯
    本篇給諸位講一個「幽靈」的故事
  在約十數年前,從尼泊爾來了一位知名的「仁波切」,在宗教上來講他是佛教的一個支派,據知,大多數的「仁波切」會「法術」譬如說,「灌頂」,但「灌頂」的效果是如何呢,那是「將來式」,或有、或無,或似有似無。
  在報章發現這則消息之后,沒多久,一天舍下來了一位筆者的好友老婆,女士,愁容滿臉,帶著一位似乎面龐還算欣悅的年輕小姐。
    這位周小姐,是周先生夫婦在約廿多年前認養的小孩,但夫妻待之如親生。
    在書房中,周太太告訴筆者說,他女兒近日將隨那「仁波切」同住尼泊爾,問我「有什麼建言」。
    我應該有什麼建言呢,宗教是神秘莫測的人間事務,我跟據直接「智慧的天籟」問小姐:
    「你跟那仁波切有什麼關係?」   
    她以奇異的表情反問:
    「您問的關係是宗教的吧。」
  我說:
  「先談談宗教的吧。」
    她回答說:
    「當然心儀仁波切的宗教宣導。」
    因為這是個「似乎」是高深而複雜的內涵,立即從書架上取出一本拙著「宗教的虛無」,說:
    「這本書妳拿回去存細讀,有什麼意見或不同意,隨時跟我連繫,現在能否簡析一下,妳去聞道的程序嗎?」
    她回答說:
    「第一天是跟朋友一起去的,信眾很多只是聽道。第三天,再去,聽完道,有人灌頂,完畢后,仁波切諭對道有問題的,可按登記依序單獨,另室面談。」
    我問:
    「然后呢?」
    她說:
    「我也參加了單獨面談,談了約半小時,他說我很有慧根,有佛緣,於是,約星期六晚八時在法場小閣間面談。」
    我續問:
    「然后呢?」
    她貶眨眼,問:
    「然后是什麼意思?」
    我問:
    「妳跟他有關係麼?」
    在旁的周太太縐眉頭問:
    「高先生,有關係是什麼意思?」
    我說:
    「有關係的意思是有沒有上床。」
    周太太轉頭問女兒:
    「有嗎?」
    周小姐底頭不語,但表情並不害羞,周太太大搖其頭,問:
    「高先生,你看我們該怎麼辦?」
  請問讀者,您要怎麼辦呢,宣佈脫離母女關係麼,筆者只見那周太太細淚汪汪。
  沒多久,小姐根那仁波切「周遊列國」宣揚教義去了。
    時光荏苒,三年餘后,周小姐默默地返家了。
    某天給母親哭訴:
    「在三年中,跟那仁波切走了十多國,吃驚地發現,他差不多每處都有性伴侶。」
    後續的故事呢,這位周小姐變成絪緣的幽靈,很難推銷出去,只差沒出家做尼姑。
    若干年前這全家已移民到澳洲去了。似乎是想撤離此「令人傷感」之地。
    據知,後來那仁波切還來台一次,有沒有再交「女朋友」就不得而知。

名人寅 「那位和尚最不像和尚」



名人寅
    如果筆者在此做一謎題「那位和尚最不像和尚」,您猜是誰。
    答案等一下再告訴您,但首先要說的是,在台灣不像和尚的和尚為數甚夥。
    不要以為您會猜對。
    因為絕大多數的人不知「和尚」的定義,甚而至於連「高僧」也在內。
    那麼「和尚」的精義是什麼呢,日「奉佛陀為圭臬,捨棄人欲,食衣住行儉樸,靜心修道的出家人,所謂之出家人者,乃不結婚、不上床,無家庭之欲的人,所謂摒棄「紅塵,四大皆空也」。
    請問,出家人,您夠資格做「和尚」嗎?
    您在「信眾」的面前,是穿著儉樸,麻布僧袍。但是背地裡卻居巨廟,臥豪宅,乘賓士,有司機,食高「素食」。
    十數年前,一位清秀的尼姑,舉麥克風在法院門口咆哮,警動媒體,採訪的結果說是被二「高僧」輪流「性侵」,後來據報章報導,是由陳履安居中「擺平」。
    在台灣,有「和尚」涉入十種以上企業,有的涉入政治,到國外提供總統候選人「政治獻金」,有的拿信眾的「善」款開知名素食餐廳,最貴的一桌須一萬五,可能還更多……。
    最近,有大和尚建言總統應「慈悲」為懷,善待陳水扁易「牢飯」為軟禁」。
  拜賞報章暨電視,該名利和尚言之鑿鑿,確實又做了秀(演員)
    有言,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但若做名人,也應像;孔夫子,羅貫中、曹雪芹、蔣經國、鄧麗君……
    知「名」和尚知曉嗎?
一、陳水扁貪了多少,在出獄前,是否應「喜捨」若干,以贖罪,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衡一下現下的貧富不均的社會?
二、知道有多少「名人」為避牢飯脫逃海外,知道「偷渡」花多少錢就如願嗎,據知「有錢即可如願」,大和尚敢簽約做保證,如偷渡了,就換閣下去吃「牢飯」嗎?
三、政治或選舉之後遺症,可能還在后面呢?
四、善待「貪人」就是教育之典範?!
    佛教人士經常昌言「慈悲、善捨、佈施」,請國人存細地思考,「誰慈悲、誰捨、誰施」,不是「信眾」的您嗎?
  又,對個人慈悲了,但是對眾生呢?
    萬勿將黑白搞顛倒了。
    您猜對謎題了嗎?這和尚是誰,是和尚嗎?

上一篇:名人丑
下一篇:名人卯



名人丑 -「最大名人」,誰敢為之奈何?!



名人丑
     筆者年輕的時候可以做仰臥起坐50次以上,但跟200次以上的根本不能比,因此沒資格做秀。
    那時筆者跑10014秒,算是快的,但是知道世界級的奧運選手是低於10秒,還有資格強出頭嗎?
    記得在台中省二中時,筆者身高180,是校隊藍球選手,彼時的校際冠軍不是省二中,就是市一中。
    一年來了一隊美國基督教的歸主藍球隊來台中做友誼賽,冠軍的省二中隊當然是首選,比賽的結果只可以「秋風掃落葉」形容之。
    該隊最矮的180公分,最高的200公分,平均190公分。
    話說,王永慶生前常辦「運動大會」,每次他都一馬當先,真正高手都躲在他屁股後面,還不能不去。
    他是大老闆嗎,做做秀是理所當然,花的錢終究是他的嗎。
    我們的大老闆馬英九此次前往菲洲,秀「賽跑」「仰臥起坐」,再加上在國內秀「游泳」是在花誰的錢?
    總統終究是「最大名人」,誰敢為之奈何?!
後語
    名人只有虛實,沒有真假,虛者的釣名沽譽,有一說十,搧風點火,實者,名至實歸,名譽是眾人所賜,所認同的。
    不過名人還有另外二種,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做人只需求實就是修行,何需訪名山,探精舍,拜神仙。


上一篇: 名人子
下一篇: 名人寅

名人子 證所稅「疼摳」的是股民



名人子
    在台灣,因證所稅而聲名大噪的有兩位,且都是女性,一位叫郭婉容,另一位喚劉憶如,有意思的是她們是母女。
    在廿多年前,郭部長宣佈擬開證所稅,股市連跌19天,眾多股票天天跌停板,搞得眾多股友輸得「疼摳」,有的跳樓。
    接下來的財政部長都是男性,不要說對證所稅碰都不碰,連提都不敢提,好像是孬種。
    在人間,有的男人或女人,您跟她()只要表示個「有意思」,就看看他()的反應吧,有的會搞到「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是會要人命的。
    還是女人有Guts,今年初我們的劉部長在上台后不久,「尊母教」捲土重來,不過歷史重演,不到一個月之間,股票市值蒸1.63兆,平均每位投資人輸一百萬元以上,有沒有人斷頭,當然一定是有,有沒有人跳樓,不知,但知有人「燒炭」,現在要買「木炭」須敘明理由,否則木炭是藏在倉庫裡。
    股市老手皆知,這是必然的結果,但「疼摳」的是股民,不是勇者不懼的Guts女。
    筆者在此判斷,後續是「既然如此,何必當初」,信不信由您,就慢慢地欣賞下去吧。
    記得吧,本人在一年多前敘介一檔A+股叫美利達,那時價格是50元,到今年54日漲到115元,加上權值算算看賺了多少?
    那時是「信不信由你」,現在是「不由得你不信」。
    別忘記,本期專欄名「智慧的天籟」。更精彩的還在後面

上一篇: 名人癸
下一篇:名人丑

名人癸 (名人的訴訟)



名人癸
     有言「人都是有價錢的」,您知不知道台灣的名人值多少錢?是的,您想對了,因人而異。
    但筆者的意思是,如果名人的「名」遭受到侵害,到底為價錢幾何呢?這回您可能最多只對了一半,由法官來判定,不過如果不提出告訴,或提出告訴而不成立,可能是一文錢不值,反而貼上訴訟費,因為法官又不是你。
    還有,這個「名」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價錢談妥,省卻跑法院之苦,避掉法律的不確定性,原告落袋為安,被告破財消災。
    但是若雙方執意要把官司打到底,就筆者所見所知,舉三例以享讀者。
    案例一,某名企業家,至少是台灣五家上市公司的大老闆,被某雜誌誹謗,因罪證確鑿,判賠新台幣一百萬元,官司打多久,搞不清楚。
    案例二,一位大作家名人被某名立法委員誹謗,官司至少打了五年以上,最後高等法院判賠一百萬定讞,不知道扣掉訴訟費,車馬費……還餘下多少。
    案例三,一位還算知名的作家,被某大名人在至少一家電視台新聞節目中誹謗「XX從頭到尾都是招搖撞騙」,一狀子告進法院之後,結果是刑事部份。被告被判有罪免刑,民事部份被判賠償新台幣陸仟元,雙方都未上訴定讞。
    讀到這裡,您還相信名譽是人第二生命麼?大企業家值一百萬,小作家只值六千。非名人呢,也許六百。

上一篇: 名人壬
下一篇: 名人子

名人壬 (東出再起)



名人壬
    在通俗的觀念裡,以為人有了名,則利亦隨之,所謂名財雙輝,或名利裕如。
    不過這可不一定,舉一例,譬如說,名乞丐。
    還有的名人,因交遊廣闊,有時候紅白喜帖就會消去所得的半壁江山,每天應付求幫的,請求代為關說的就會讓他有家呆不得。真是盛名之累。
    話說一位名利兩得的人,被亡命之徒覷中,綁架了他的小孩,勒索贖金千萬,並恐嚇不准報警,否則撕票。
    那位名人不知道是不信邪呢,還是捨不得錢,竟然報了警,警察搜捕不得,綁匪們就真的把肉票給撕了。
    經此事件之後,他的知名度呈幾何級數晉升,一方面眾媒體競相報導,另一方面邀請他主持節目或拍片的,蜂擁而至。
    大概是一時之間,頓悟了「人怕出名,豬怕肥」的道理,加上喪子之痛,在螢光幕上淚漣漣地鄭重宣佈,從此退出影藝圈,並請製做人甭再找他。
    吊詭的是,沒隔多久,他又東出再起,笑傲江湖。

上一篇:名人辛
下一篇: 名人癸

名人辛 (告名人打知名度)



名人辛
    名人辛第一次給筆者比較深刻的印象是偶然讀到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全版的廣告,斗大的標題意思是說,世人所看到的只是他的一條腿,或只摸到他的一個胳膊而已,言下之意是自詡何止才高八斗。
    讀歷史,三國時代曹操的兒子曹植是位名聞當代的大才子,據說,全國之才有十斗的話,曹植一個人就佔八斗,有名的七步吟煮豆詩留傳至今,膾炙人口。
    如果照名人辛的廣告口氣,曹植之才全部露了出來,到頭來只是八斗,我辛某呢?那只是一條腿而已。
    裝上第四台以後,經常看到他出現在螢光幕上,知名度如日中天,他的節目內容大多以蔵否人物為主軸,有一次竟然蔵否到筆者的專業,因為言詞帶有明顯的侮辱性,筆者就經由管道向他表示抗議,相應不理之後,再以掛號信函相詢,主旨也不過是爭取一些人權而已。
    萬萬想不到這位辛先生在下位時是人權閗士,入獄服過刑,如今他坐在上位主持節目,竟然藐視人權,展現其在上位的權威─相應不理,還好,他沒擁有軍隊或警察。
    筆者不能干服,乃檢具事證一狀子告進法院,罪名誹謗,奇妙的事發生了,在三次對簿公堂之際,辛名人在第一次出庭時跟法官說:
    「高X告我的目地是為了打知名度。」
    因為這種答辯有點出乎意料之外,筆者當時的確是愕住了。
    第二次並肩出庭,竟也竟加強語氣地跟法官說:
    「高X告我是為了打知名度,本人是眾所周知的人物。」
  第三次出庭,名人辛老調重彈,筆者就把這位老兄的格調看得一清二楚。
    嗣後獲知,名人辛當時官司纏身,有十幾個之多,他以前還告過幾位社會上響叮噹的人物,不但打響了知名度,還有民事賠償的所得。
    告名人可以打知名度,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上一篇: 名人庚
下一篇: 名人壬